以下是本季法協圖書館新書的一系列精選。學法文之外,也要了解與語言息息相關的文化和藝術,圖書館便是為此而設。
您可以到網上目錄,點選"New acquisitions" 發掘更多新書。最好當然還是親臨佐敦中心的圖書館(九龍佐敦道52號一樓)。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mediatheque@afhongkong.org 或致電2738 2712。
Le Monde sans fin
Jean-Marc Jacovici, Christophe Blain
著名漫畫家和能源危機及氣候問題學者攜手合著!本書以獨立章節的形式解釋當下地球所面對的劇變,再加以從生態、經濟及社會層面立體地探討這些轉變將會帶來的後果。
Moins qu'hier (plus que demain)
Fabcaro
本書結合了Fabcaro 對現代夫妻生活尖銳獨特的觀察。源自家務分擔的爭拗、面對岳夫岳母時的尷尬、面對子女教育問題的分歧...
這輯時而荒謬,時而滑稽的現代婚姻寫照在逗讀者捧腹大笑的同時,也叫我們叩問社會制度的價值。
圖書館亦有作者另一本風靡一時的作品Zaï Zaï Zaï Zaï。
L'Affaire Madame Paul
Julie Doucet
今年三月獲頒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大獎的Doucet 是第三位獲此殊榮的女性。這位加拿大地下漫畫家的作品絕對兒童不宜— 露骨、暴力、粗俗內容比目皆是,有膽色者可以試讀Monkey and the living dead。
L'Affaire Madame Paul 結集了一系列圍繞一位宿舍清潔工的怪誕故事,是現代蒙特利爾的現實寫照。
Sisterhood
Little Thunder
蜚聲國際的香港本地漫畫家門小雷新作法譯本。繼Kylooe三部曲後,這位擁有超過九十萬Instagram粉絲的作者在新作為大家呈上一系列插圖作品,以及四則獨家短篇漫畫。
Les Saveurs du béton
Kei Lam
作者在六歲時離開香港到法國生活,除了環境的轉變,她亦很快迎來青春期的蛻變。在青春和文化的雙重衝擊下,她流連於學校和商場之間,以獨特的眼光經歷了豐盛的九十年代法國。
Culottées
Phuong Mai Nguyen,
Charlotte Cambon
Pénélope Bagieu 憑著漫畫Culottées 成為男性主導的漫畫業界中其中一位舉足輕重的女作家。
這套人氣作品首度被動畫化,共三十話,分別紀錄了三十位勇敢女生的故事。或享負盛名,或名不見經傳,但她們的共通點是都曾經勇於打破成見和規範,用自己的方法改變社會。
Le Bureau des légendes (saison 5)
Éric Rochant
這套法國間碟劇集迎來最終章!影星Louis Garrel 在最後一季加入,加上劇迷的熟識面孔如Mathieu Kassovitz 和Mathieu Amalric,這批殘存的法國間碟將決戰他們的俄羅斯死敵。
這將為此新間碟經典畫上完美句號。
Le Grand méchant Renard et autres contes
Benjamin Renner
Patrick Imbert
改編自Benjamin Renner 的熱賣漫畫。走入寧靜鄉郊,發掘出人意表怪裡怪氣的人物—誤認自己是雞的狐狸(封面主角)、像鸛一樣生活的兔子以及想取代聖誕老人的鴨!
這三則節奏明快活潑的小故事不但會令小朋友捧腹大笑,也叫成年的觀眾會心微笑。
Joséphine Baker
Agathe Sorlet
María Isabel Sánchez Vegar
Petite & Grande 系列帶我們重新認識一班取得非常成就的傑出女性;而她們的成功之路往往始於童年的一個夢。
我們將重溫藝人、維權分子以及法國扺抗運動成員Joséphine Baker 的生涯—由密蘇里的聖路易童年直至到巴黎登台表演的生涯高峰。
圖書館亦有同系列另外三本人物誌:Coco Chanel, Marie Curie, Simone de Beauvoir.
T'choupi chez le docteur
Thierry Courtin
最受小朋友法語學生歡迎(包括學前幼童!)的T'choupi 系列有新書了!
看醫生不是愉快的事,但也是人一生無可避免的。何不跟著T'choupi 先看看診所—醫生的世界,克服陌生感,並且學學有關健康的基本法文生字。
Trotro et Zaza préparent une surprise
Bénédicte Guettier
另一個很受小朋友讀者愛戴的系列:Trotro!
今次我們的驢仔朋友和他的妹妹Zaza 將會準備一份驚喜禮物給爸爸媽媽。這個窩心的家庭小故事是睡前閱讀時間的不二之選,最適合父母和孩子一同閱讀。
Anéantir
Michel Houellebecq
韋勒貝克新書出版必然是年度文壇盛事。
故事圍繞一位高級公務員,突然要面對照顧患病老父的重擔,以及隨之而來,因父親而重聚、本已疏遠的家人。同一時間,與若即若離的妻子的婚姻似乎也快要走到盡頭。
這時候的法國正面臨鉅變—持續的恐襲威脅以及新一屆的總統大選。面對大時代的震盪,個人生活的逐步崩塌,主角的人生似乎正向最壞的一端發展。會否如書名所言,一切終將被毀滅?
繼"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 後,作者再次呈現了對年老、疾病和死亡尖銳且令人揪心的觀察和描寫。
Le Grand Monde
Pierre Lemaitre
繼膾炙人口,故事圍繞一戰至二戰開端的"Les Enfants du désastre" 三部曲後,這位龔固爾獎得主以此書為新的小說四部曲打開序幕。
這次故事發生於法國的輝煌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 )—即 1945 至75 年法國經歷急速經濟發展的繁華時期。這首先是一部歷險小說,遊走巴黎、貝魯特和西貢(現胡志明市)。也是一部犯罪小說—不乏殺人、調查、懸疑元素。 但重中之重還是一個家庭故事—來自一個中產家庭的四個子女將成為敍事的核心。
La Mort immortelle
Liu Cixin
榮獲軌跡獎最佳科幻小說殊榮,死神永生是小說三體的最後一集及最終章。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新經典,出版時於國內掀起熱潮,經翻譯成多個語言後亦廣受好評。故事圍繞地球人類文明與虛構的三體文明的角力,部份人類精英希望透過邀三體人入侵地球以強行「救世」,另一批人則奮力抵抗,希望保育地球文明。
La France sous nos yeux
Jean-Laurent Cassely,
Jérôme Fourquet
被文學雜誌Lire magazine littéraire 選為2021 年最佳書藉。
副題為經濟、格局和新的生活模式,本書揭示了法國現實和國民的想像之間的巨大落差。大多法國人對國家的理解是承繼自輝煌三十年的想像,而作者則指出,事實上自八十年代起,法國社會其實已經歷鉅變,演變成一由服務業、流動性、消費主義、影像和娛樂主導的世界。
透過一系列的精製圖表和地圖,以及鉅細無遺的統計數據,作者希望引領大家重新認識今日的法國。
100 dessins pour retenir les grandes dates de l'histoire de France
Sandrine Campese
「畫」出來的一百個法國歷史重要日子!
本書概念源自作者鑽研的一套獨有記憶法,透過特別的繪圖設計激活大腦的視覺記憶。本書利用繪圖及圖示,配合簡單精準又不失趣味的文字,為讀者趣談法國歷史。
想了解更多法國文學和電影?留意我們的常規法文課與及工作坊,包括認識法國電影(Découvrir le Cinéma)及法國文學 (Littérature)。